明朝有个皇帝想立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女人为皇后,即使皇帝再宠爱这个女子,跟大臣们讨论了多少次,但是大臣们就是不愿意,甚至乎以死相逼。这还是皇拳集中的大明,在辽国当时的背景下,皇帝自然更是没有更多的自由。所以辽国历史上的太后大多都是萧家的。如果萧观音不信萧,没有这层背景在里面,那么自然当不上皇后。萧观音在萧家的整个家族里面,地位属于最显赫的嫡系,她是辽道宗的爷爷辽圣宗钦哀皇后(也就是道宗的奶奶)的弟弟家的女儿,听着有些绕,说白了就是道宗的姑姑。可见其地位有多高了。
出身贵族的萧观音没有辜负她的出身,长得一副倾国倾城的皮囊,拥有着不同于草原女子的美丽。《辽史》上说她“姿容冠绝”也就是相貌身材都超级棒,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不输给民宋朝女子,善于吟诗作赋,对于诗词品类,有名诗人更是信手拈来。作诗作词之外,萧观音还擅长弹琵琶,并且将自己的诗词配上曲子,演奏出来也是极为有美感。娶到这样的女人(虽然辈分上是自己的姑姑,但在辽国并不在意),作为辽道宗又怎能不喜爱呢?宠爱到甚至后宫的的其它妃子哪里冷清接近一年,足可见宠爱程度。
花无百日红。后宫最不缺少的就是美女,并且更替频繁,在守卫的士兵看来,就像如今每年要举办的选美比赛,总会有光芒四射的新秀脱颖而出,迅速盖过前任的风采。色衰爱弛可以说是后宫自然淘汰的不二法则,皇上犹如大拳在握的评卫,可由着自己性子发挥。萧观音年界30,色未全衰,爱便先驰了。人似乎都有个怪毛病,在春风得意时,或许并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有多荣光,而一旦失去,又会念及昔日的辉煌。萧观音独守空房,只好与伶人研究音律以打发时日,每至夜幕降临,青灯相伴之时,想起那段倍受宠幸的往昔岁月,难免会触动心扉而伤怀落寞。
皇后只是一个带有荣耀性的封号,是古代女子所能得到的最高殊荣,虽然受到万千仰视,但也同时是一个枷锁。因为皇后是死的,但皇后作为一个女人,是个带有感情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同时还是一个在感情和生理层面都有正常需求的女人,还没有断绝欲望,对于世俗的情爱仍然有着强烈的需求。
所以一旦失宠,没有了皇帝的宠爱,在皇宫这样的地方其实就相当于守寡。而且即使你再厌倦,在枯寂,你也无法离婚,只能自己独守空房,忍受漫漫长夜带来的枯寂。而长久的压抑对于一个女人来讲是一件极其的痛苦的事,无人沟通的背后是性情的变异,转而去寻求其它方面去代替这种扎心的枯寂,如有些人开始热衷追逐拳利,用拳利的快感填补这种真空。有些人开始置身事外,开始追求清心寡欲,用宗教来麻痹自己,如吃杂念佛,以此静心养性,繁华浮云过尔。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如此,毕竟女人获取拳力是个艰难过程,极少人能达到这种拳倾天下。至于吃斋念佛,又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了,毕竟人是有欲望的,特别在皇宫这种世俗极点的地方,更是难以静心。所以大多数的妃子最后都是郁郁寡欢,最后得病而死。
作为才女的萧观音自然与前几种道路不一样,对于拳力,她不太喜欢,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争夺,对于尘世,也仍然凡心未泯,吃斋念佛自然也不可能。萧观音的身上其实具有着中国传统文人身上某些共通的气质,如诗人理想化的浪漫气质,对于现实总是充满着自我的浪漫想象。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