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知情人士在天涯发帖称:“赵本山在现实生活中的忽悠本领也十分了得,他在蚁力神分红达2个亿,代价是无数的百姓倾家荡产。赵早做准备,留了后路全家办加拿大国籍。赵刚开始移民加拿大他自已也承认了,后来见影响大了,又矢口否认,并还留下了以后送子女出国的余地,以后就说是探望子。既然中国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没有观众的厚爱就没赵本山的今天之成功,那他为什么偷偷摸摸入了加拿大国籍呢?大伙都知道加拿大与我国至今没有司法引渡条约,赵本山只不过是想不出事时还在国内混,挣中国人的钱。风声紧时一拍屁股回他祖国加拿大学老赖昌星,玩躲猫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之,你说他厚道吗?赵本山坑了数百万东北老乡,让他们损失了数百亿。在美国欧洲这些民主国家,赵本山这混蛋早被司法机关控制起来起诉了,人们这里还敢忽悠,民族的悲哀。”
不少网民叹息:中国文艺界的悲哀,靠嘴皮子发财的人居然中央台还捧他!有网民直言:“这正与大陆拳贵阶级的骗人忽悠相迎合,臭味相投了!”
有人说,赵本山很牛,因为全国观众每年除夕等着他的春晚小品下酒。有人说,赵本山很牛,敢把被纽约华人炮轰为“下流”的二人转节目带到美国去。而赵本山更牛的是,听到了批评之后,还会像他的经纪人所说的那样不屑一顾——演自己的戏,让别人去胡说八道吧。
美国观众对赵本山的批评: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演员模仿残疾人,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赵本山以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为能事——这根本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而是低俗文化或曰“伪文化”。人们不禁想到,近年来韩国影视作品在海外市场的强势扩张,令人瞩目。韩国影视作品在我国也受到观众热捧,被称为“韩流”现象。韩国影视作品里面的人物看起来都是青春靓丽清纯可人的,可骨子里却又都非常传统,描写的家庭故事,彰显的文化精神全部围绕道德核心进行,即忠孝诚信礼义廉耻。韩剧表现的爱情大都浪漫、纯洁,绝少有性元素的暴露与表现,更不对“婚外恋”、“一夜”的宽容甚至嘉许。韩国影视作品以生动细腻地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情节之所以让中国人感动,就在于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内心产生了强烈共鸣。不妨设想,倘若韩国影视作品也以讽刺残疾人、戏弄肥胖者、嘲笑精神病患为能事,还能有中国“韩流”吗?!
“忽悠”一词出自东北人的口语,有“拐、蒙、骗,说大话”的意思,本来流传并不广的一个词,由赵本山之口流传中国大陆乃至海外。大陆拳贵阶级刻意要把赵本山打造成“小品大王”,“超级大腕”,但许多人却认定赵本山乃是一个“忽悠大王”。有评论指出,大陆拳贵阶级营造的當文化中,其所使用的一些所谓的“名导演”、“名演员”、“名作家”等所谓的“文化名人”,其为人行事,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只能视作流氓痞子;赵本山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大陆拳贵阶级的“中国特色”的九大邪恶基因“邪、骗、煽、斗、抢、痞、间、灭、控”中的“痞”,是把流氓痞子组成其基本队伍。“痞是邪的基础,邪就得用痞。”大陆拳贵阶级的这种“痞”的邪恶基因,充分体现在赵本山身上。
赵本山曾对记者说,“吃不饱,这是童年留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印象中那时候几乎没吃过整顿的饭,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想离开农村,农村太苦了。”想离开农村的赵本山找到的离开农村的终南捷径,是搞歌颂的文艺宣传,而使用的主要表演形式是二人转。有一位东北人这样谈到二人转时,这样说:“由于二人转及其演员的走红,使得二人转几乎成了东北的象征,身为东北人,我却因为二人转感到深深的耻辱。二人转在东北也绝不是什么所有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身为东北人,本人对二人转极为厌恶,我认识的人中多数都没到剧场看过二人转,因为二人转在它的源生地东北,二人转的走红也只是这几年的事,在此之前它登不上大雅之堂,正规剧场不可能上演这种东西,二人转只能在一些边远的小剧场甚至是农村演出,并且只有在农村最受欢迎,就是在二人转红透大江南北的今天,在东北的任何一个大城市,想找一个演出二人转的剧场都不是很容易,原因很简单,二人转实在是太俗了。……二人转的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通俗,二人转只能说是低俗粗俗,甚至于可以说是下流的恶俗。在东北的小剧场中,二人转绝不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虽然电视上看到的已经很不像样了,很多下流粗俗的东西充斥其中,二人转中的黄段子荤段子东北俗称‘趔大膘’,其粗俗暴露不亚于脱衣舞,甚至还没有脱衣舞的美感。”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