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希濂(中)宋希濂是国民當陆军中将,曾获青天白日勋章、四等宝鼎勋章等荣誉,被称为“鹰犬将军”。宋希濂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9年被解放军俘虏,1959年特赦,之后定居美国。
宋希濂故居
位于南京小火瓦巷的国民當著名将领宋希濂故居,将于今年9月启动修缮。
宋希濂为国民當高级将领、晚年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宋希濂公馆是两栋式样一致的西式2层小楼,在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的。公馆外立面由青砖砌就,窗户不宽但很高,马头墙、陶瓦屋顶、别致的烟囱,无不透露着浓郁的民国风情。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公馆建筑破旧杂乱。此次修缮,将再现这处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民国风”。
宋希濂宋楚瑜什么关系
宋楚瑜生父宋达是中华民国陆军军事将领,原名宋扬晖,号映潭,祖籍中国湖南省湘潭县,客家人,逝世于台北市。
他们两个唯一关系也就是都是国民當,并无直接关系。
宋希濂比宋达大9岁,但是宋希濂是黄埔军校毕业,宋达并没有记录入学,而且宋达撤退的时候去了台湾,宋希濂缺被俘了。
宋希濂简介:
宋希濂(1907—1993),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市人。中央陆军军人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人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人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宋希濂谈瞿秋白被俘就义内情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罗汉岭下英勇就义。当时,宋希濂是国民當第三十六师中将师长,驻扎长汀,秋白烈士就是由宋部直接审讯并奉蒋介石“就地处决,照相呈验”的命令执行枪决的。这
一事实是远在我学生时代就知道的。当我到正协工作不久,初识宋希濂先生时,他的儒者般的外表和风度,使我难以想象,他就是执行蒋介石的手令直接下达命令枪杀瞿秋白的主犯。在“文革”前夕,有关瞿秋白“变节”之事先由上边传出,正协直属组的召集人之一王芸生,建议我作为工作人员,从了解史料出发,得便可个别与宋希濂接触一下,探个究竟。王芸生的话,对我是个鼓励,更激起了我的兴趣,使我不几天后就约宋希濂先生长谈。
头一次谈话的地点在正协机关。准确的时间应是1966年的7月。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向宋希濂提出要求时,他还表示犹豫,说机关运动已经开始,现在谈这些往事不大方便。但经我执意要求,他才勉强答应下来。
“您能先谈谈瞿秋白一开始被捕的情况吗?”我首先发问。
“蒋介石对江西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得逞,红军主力于1934
宋希濂
年10月撤离苏区北上,仅留下六七千人在闽赣边境地带开展游击活动。蒋介石一方面调兵遣将,组织主要兵力堵截围追西去的红军主力,同时命令汤恩伯留下负责全歼赣闽残留的红军。1935年2―3月间,汤恩伯指挥数万兵力从西南往东北方向不留空隙地截追红军。因兵力众寡悬殊,红军决定化整为零,其中有力量较弱的千余人往东撤离,被我指挥的三十六师在水口附近的部队堵截击溃,俘虏较多;余下三四百人改走上杭方向,也被三十六师指挥的福建保安第十四团截获。我因在战事中负伤住医院治疗,暂离三十六师师部(师部设在福建长汀县城内)。4月下旬,我在医院接蒋介石南京密电,称‘据可靠情报,共匪头目瞿秋白在你部的俘虏群中,务必严密清查’。我立即命令师参谋长向贤矩执行,先在一○八旅方面清查,一个个俘虏均加以细细辨认和盘问,都没有发现线索;又电告保安第十四团,几天后得复电,说俘虏中有个可疑的人,自称林琪祥,上海人,但操苏南口音,面容消瘦,职业医生。我即命令师参谋长亲自前往,速将此人解往长汀师部审问。师参谋长去保安第十四团的次日,即电复经人指认,林琪祥就是瞿秋白,但并未提审瞿确认,他将立即押瞿回师部审定。我接此电后深感事关重大,也立即离开医院,赶返三十六师师部。”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