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家庭

留守妇女和儿子乱之伦 流动人口留守家庭何时能走出困境

时间:2017-03-05 15:09:29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杨丽萍、吕诺、王昊飞)在中国社会城镇化过程中,产生了两类新型家庭: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全国已有留守家庭7000万户,涉及2.4亿人口,其中农村留守家庭占全部留守家庭的77%。

  流动在城市里的家庭,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而以老人、儿童、妇女为主的留守家庭,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流动家庭:融入城市不容易

 

  28岁的高慧来自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德顺乡,目前在长春一家四星级酒店做客房主管,月收入3000元。高慧一家五口都已进城务工,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母亲做保洁员,姐姐、弟弟分别做销售,她和父母租住在一处60平方米的房子里。

  “想扎根城市,但是总感觉‘没根’。”高慧说,一家五口来到城里这么多年,就是想告别农村的生活,享受城市里条件更健全的购物、医疗、教育等环境,但是物价、房租使他们很难攒下积蓄。

  “我们也想买房、买车,但是努力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收入距离未来的目标还很远。以后我结婚生孩子了,希望孩子过得没有我们这么辛苦。”

  国家卫生计生卫14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1994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夫妻同行的不到9%;而201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携配偶、子女、父母等一同流动的已占到66.4%。大量流动家庭出现在城市中。然而,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条件明显劣于当地户籍居民家庭。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租住在城市的边缘区域,近五成流动人口住在城乡接合部,近三成的流动人口住在城郊农村。

  子女的教育问题更令流动家庭头疼。流动儿童中存在学龄儿童入学较晚、未完成义务教育便辍学的情况。学前儿童入园难、大龄流动儿童异地高考困难等问题,困扰着每一个流动家庭。

  很多流动家庭将希望寄托于子女,希望孩子能彻底城市化。加大教育投入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33岁的崔丹来自吉林公主岭市陶家屯镇,现在和开出租车的丈夫及两个孩子生活在长春。12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都在上小学。两个孩子的课外辅导费用给这个月收入4000多元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崔丹感叹:“进城养孩子压力太大了。”

 

留守家庭:老人幼子令人忧

 

  今年1月,安徽省望江县发生一起悲剧——因为母亲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一名9岁留守儿童在放寒假当天上吊自杀。留守儿童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的压力,让一些青年农民工无奈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照顾。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农村0至17岁留守儿童已达6103万人,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人。留守儿童多数由爷爷奶奶抚养,隔代教育的弊端已经显现。孩子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心理健康,许多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令人担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