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需要高科技的人才,但没有“人”,何来“人才”呢,人才是靠人来衬垫烘托的。一个孩子如果没能成才,但已经成年人,他完全能通过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再创成才机会,哪怕是上街擦皮鞋,也会是一个响当当的,能自食其力,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在成年人过程中.出了次品,人格与人性发生了变质,那么还有什么资本去成才呢?所以,我对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定为,是先教育他成年人,再论他能不能成才。教育他成年人是父母义不容辞的零商量,责无旁贷,他若不能成年人,那是父母过错,是应担负失职之责的。如论成才,那还需用他本人的努力与勤奋,他若能成才,那是他努力勤奋的结果,并非是父母功劳,那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在我周围,常有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子女,这个说孩子不听话乱花钱,那个说孩子迷恋网络不爱学习……说来道去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也比不上人家的孩子优秀,可他们却不曾意识到,这正是因为自己把孩子当成了灌输对象,没拿孩子当成是自己应该服务的对象所造成。一旦遇上灌输不畅时,也不找找原因,就把责任推给了不能接受灌输的一方,才会有对孩子这样那样的不满与抱怨,这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我不知道这些家长是怎么想的,我对我的教育对象的定为——儿子不是我的灌输对象,更不是我的附属品,我的翻版,我的占有,而是我的服务对象;我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儿子,强迫儿子延续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
我们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就人格而言,他们与家长、与老师都是平等的;孩子自有孩子的思维方式、思想行为、生活空间。作为家长,不能剥夺他们应有的拳利,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强制他们的思想,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拳衡孩子的思维,应尊重他们的天性,尊重他们的思维,是不可忽视的。
在我们经营人生、完善人生的所有工程项目中,孩子的成长工程,应是一项投资成本最大,投入时间最长,所花心血与精力最多,任务最繁重最艰巨,而却是最经不起输,最难以预算预料的工程。这项工程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