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万科宝能事件始末 深度解读万科宝能事件结果

时间:2017-05-03 11:04:22  

  突然之间,“宝万之争”变成了“华万之争”,然后又变成了华宝联合围攻万科管理层,风云突变的驱动力是什么?华润既然在去年夏秋宝能连续举牌之际历经万科多次求援却无动于衷,看起来是不在乎丢掉第一大股东地位,那为何等到管理层千辛万苦找来白衣骑士后,又如此在乎自己的股拳被稀释?

  自2000年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以来,从宁高宁到宋林,华润一把手对万科一直奉行“大股不控股,支持不干预”的方针,2014年4月傅育宁接任华润董事长,华润对万科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一变化在宝能举牌万科之后多次体现,华润一度对万科的增持请求反应消极,又否决了万科向平安集团定向增发股份的方案。宝万之争公开后,傅育宁在对外讲话中既有对万科管理层的表扬力挺,又有批评不满,令外界对华润的立场难以判断。

  “3·17”之后,外界意识到华润并非万科管理层的后盾,但其真实意图仍然难以捉摸,直到一个相对而言的“局外人”公开发言,华润的面纱方被揭开。

  6月24日至27日,万科独立董事、经济学家华生在《上海证券报》以“我为什么不支持大股东意见”为题连发三篇文章,详细披露了“6·17董事会”的过程、质疑了华润和宝能的暧昧、分析了华润在万科事件中的真实意图。第二篇文章中,华生写道:

  “华润此次谋求的,不仅是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而是能够控股和控制万科,使万科名副其实地变为华润旗下的下属央企控股企业,服从华润的一元化领导,拨乱反正,从根本上结束过去华润身为第一大股东而又说了不算的局面。然而由于华润短期内不可能在万科增加持股到50%以上,成为绝对控股股东,故而要实现华润说话算数的目的,就必须改变现行万科治理架构,赶走长期实际控制的公司管理层。听说有人已经放出话来,华润主导后,按央企管理,王石必须走人不说,郁亮等人可以留下,但受不了新的国企管理办法,也可以选择离开。这个底气当然也可以理解,咱这大家大业还怕没人来?

  这是为什么华润可以容忍‘野蛮人’宝能,但绝不能让深圳地铁进来的原因。因为宝能与万科管理层的对立和交恶已经众所周知,而深圳地铁是由万科管理层引进,后台是深圳市正府。深圳市的目的是让深圳地铁与万科强强联合,形成深圳企业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品牌。深圳市当然不会自毁长城,支持改变万科这么多年来已被证明是成功的管理构架和优秀团队。我猜想这恐怕是华润方面无论采用什么理由和办法,对万科乃至华润作为央企的形象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也要不惜代价否决重组预案的原因。否则如果只是对王石个人有意见,那么提议召开董事会,重新协商选举一下董事会主席,对王石个人有个符合其功过的公平安排,本来并不困难。搞到现在这样剑拔弩张的多输局面,就毫无必要了。”

  万科事件公开化以后,华润多次迅速公告澄清媒体对自己的报道,但对于华生的上述解释和分析,华润迄今未予回应。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