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红楼梦中探春怎么死的 探春做王妃怎么还苦命

时间:2018-03-19 16:06:39  

  我以为探春的远嫁异域应该出自探春本人某种程度上的主动,而不是被迫的。前八十回多次写到探春的才干见识高人一等,尤其在探春理家和抄检大观园时有突出的描写。戚序本《石头记》第五十六回有总批曰:“探春看得透,拿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探春头脑冷静,精明果断,早有去志。庚辰本第五十五回中探春有一段自白:“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那么,在关系到自己命运的终身大事上,探春是不会任人摆布的。可是,“生于末世运偏消”,她又有一个先天的不利条件:姨娘养的。第五十五回有这样的描写:“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平儿笑道:‘奶奶也说胡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还敢小看他,不与别人一样看了?’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呢。’”(见庚辰本)很可能,探春在远适之前,曾在提亲问题上由于庶出遭受挫折。第七十七回里已经提到“且又有人媒婆来求说探春等”,如果八十回以后原稿不迷失,我们当能看到这个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探春在提亲问题上由于庶出受到歧视,那些“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这当然会更加刺激探春的自尊心,因而也会促进她争取自己主宰命运的决心和主动性。当由于某种缘故,出现了一位海外国家的王子,求娶中华贵家的女儿,探春是很可能表现出某种主动性的。而外国王子由于没有中国传统的偏见,自然会是“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何况,探春早已预见到了贾家的败亡:“你们别忙,往后自然连你们一齐抄的日子还有呢。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家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第七十四回)她对贾家的家庭、宗族关系也十分绝望:“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第七十五回)她的头脑既然如此清醒冷静,而又深感无力回天,那么,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探春是会当机立断,毅然脱离贾府,另求出路的。

  关于海外异邦,前八十回也不是没有透露消息。第五十二回中有这样的描写:“宝琴笑道:‘……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庚辰本在“国”字后加“色”字,当是抄写者妄添)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如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宝琴还念了一首真真国少女写的汉文律诗: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我以为这段故事这首诗实非寻常笔墨,它应该和大观园中的女子有某种因缘的。“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这个有因缘的女子恐怕就是探春。“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不也是暗谐“探春”之意么?真真国女子在八十回以后是否出现,以及探春与她会不会有某种交往,甚至探春是否就是嫁到了真真国,因纯系悬揣,不敢妄加臆断,但这种情节至少不是不可能的。

  清代与外国尤其是南洋各国的通商来往,本已很发达。互相通婚也不乏先例。如明末清初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后来安南国曾于顺治初有莫敬耀来归,未受爵而卒;其子元清曾受清命为都统使,居高平。又有黎维禔来归,未受封而卒;其子维禧于康熙三年受清封为安南国王。自从康熙二十三年开设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二十八年同帝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雍正五年又订立《恰克图条约》之后,东南沿海四个港口、北方陆路一个关口,输入的资本主义商品不断增加,中华内地与南洋各国交往频繁而密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