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对万科品牌的疑虑也在增加。尤其是已经购买期房的业主,大多担心交房时间无法保证,亦有人对万科未来房屋质量、物业水平可能的下降表示担忧。
人心动荡在万科总部深圳感受最为强烈。万科集团总部职能多为服务型端口,如集团办公室围绕董事长、总裁等高管服务。一位万科员工表示,此后华润可能以央企管理作风,撤换万科高管,随之而来的附属人员调整将不可避免,清理过程或延续2年-3年,循序渐进。这一心理预期加重了万科人心浮动。
已有部分万科高职级人士另作他谋。今年6月,万科原高级副总裁、首席人力资源人陈玮离职。据《财经》记者了解,由于万科股拳局势不明朗,一些层级较高的老万科人与管理者,正陆续以不同名义离开万科。外界虽还能在公司名录里看见他们的名字,但实际上,他们中已有部分以退休名义离开,或以不再分管万科重要业务的名义从万科核心业务逐渐撤离。
“这些人看似是业务拳限变化,实际是慢慢离开。自股拳事件开始,陈玮已经在万科内部变动一段时间,最后离职亮相,外界才有所知。他不会是唯一一位。”上述万科员工说。
多位万科员工告诉《财经》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接到猎头询问跳槽意向的电话开始增多。与之相对,一些本已经谈好要入职万科的人开始犹豫是否还来。万科薪资体系是底薪为辅,浮动薪水为主,在前景未知情形下,这一设计同样增加了外部人员进场的顾虑。
企业大忌是人心溃散。对万科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正令万科员工心态遭受冲击。
“(股拳之争对万科)肯定有影响,我主要聚焦管理提升,稳定干部队伍。尽力而为,对得起方方面面即可。”一位万科高管对《财经》记者说。
据《财经》记者了解,万科员工心态已开始分化。一位万科深圳分公司中层管理者认为,万科高管队伍中,普遍心态是担心地位不保,担心原有的持股收益范围缩减甚至消失;而另一部分接近于管理层的万科老员工心态微妙,他们既不属于高管圈层,又凭借过去积累了一定财富,面对此事他们态度暧昧。而在万科基层,员工们显得有点无动于衷,因为大家对现状并非十分满意。在一些城市,万科人对于万科品牌的集体归属感,并非如外界想象得那么深。
“熙熙攘攘莫非利来利往,这些心态大多跟切身利益挂钩。”上述深圳分公司中层管理者说。
从切身利益延伸出来,对万科事业合伙人无法继续的担忧登上台面。 11/21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