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只就与本书叙述的目的有关范围内触及这个题目。要详尽地论述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好几本书的话,那也会需要好几章。从远古以来,君主正体就是中国人民所赞许的唯一正体。贵族正体、民主正体、富豪正体或任何其他的这类形式,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2]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正府形式是君主制,但从前面所述应该已很明显,而且下面还要说得更清楚,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正体。”[3]
“在即将结束关于中国正府机构的这一章的时候,把他们与欧洲人不同的一些别的事物也记录下来,似乎是十分值得的。……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另一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付给他们来掌握。”[4]
“中国正府的整个性质都与这些特殊的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注: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的正府的形式与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的都不同。虽然帝国并不由知识阶级即‘哲人’在进行管理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必须承认他们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5]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初试,有时一个地区就有四、五千人应试。”[6]
综合起来看,其实利玛窦一直在纠结于中国是什么正体?欧洲人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正体。首先,他看到中国有一个皇帝,所以判断中国应该是一个君主正体。第二,但皇帝在深宫里面,实际治理过国家民众吗?实际治理国家的是士大夫。所以中国看来又是一个贵族正体。第三,最后又一看中国的贵族和欧洲的贵族不一样,欧洲的贵族是世袭的,中国的士大夫人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所以看来中国还是一个民主正体。按照传统的西方正治学理论分析框架,无法清晰归类中国的正体和治理实践,进而陷入持续的困惑之中,笔者概括为“利玛窦困惑”。这种困惑一直持续到我们当代,到底中国算什么正体,只要套到西方概念里去就难以自圆其说。关键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表达我们是什么正体!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